当妈的谁没和自家宝贝打过时间管理的拉锯战?可惜战果除了头疼、累心,并不鼓舞人心……以下场景妈咪们一定无比熟悉:
“宝贝,你看电脑时间不短了,应该关上了。”
没有反应,继续看电脑如同没听见。
“妈妈跟你说话呢,听见了没有,不要再看电脑了,对你的眼睛不好。”
宝贝依然故我,没有任何关电脑的意思。
“宝贝!把电脑关掉。”妈妈径直走来,语气变得强硬。
“好,好,马上关。”见妈妈走来,宝贝回身应付地朝妈妈点点头。
“乖,听话,把电脑关上。看电脑时间长了不好啊。”拍拍宝贝的肩膀,妈妈离开去做别的事情。
十分钟过后,妈妈看见宝贝还在玩电脑,生气地走过来说:“怎么回事?你不是说马上关吗,怎么还在看。”
宝贝赶紧央求妈妈:“马上关,马上关,还有五分钟这局游戏就结束了。五分钟,我就玩五分钟。”
“不可以,你玩的时间够长了。”
“求你了妈妈,三分钟行吗?”
“不行,马上关。”
“三分钟,三分钟以后我肯定关。”宝贝做出要哭的样子。
“就两分钟,两分钟不关电脑,小心你的屁股。”妈妈妥协离开了。
两分钟以后,宝贝还在玩。妈妈火了,走过来,要求宝贝关电脑,宝贝继续上演哀求戏码。最后妈妈强制关机,宝贝恋恋不舍地离开电脑,脑子里都是游戏的场面。有的宝贝还会跟妈妈大闹一通,跑到一边生闷气,不理妈妈也不写作业。
日复一日,这样的场景在无数家庭上演,很多妈妈对电子产品深恶痛绝,却对孩子的行为束手无策。面对这样的事,心理专家会怎么处理呢?
美国著名心理学家、教育家桃莉·海顿写过这样一本书:《她只是个孩子》,书中故事由真实经历改编。故事中,6岁的女孩席拉被母亲遗弃,和酒鬼父亲一起生活,受到父亲的野蛮虐待。
这样的经历使她排斥一切也被一切所排斥,时时充满了愤怒和摧毁力。因为绑架小孩子和放火,席拉被转到了桃莉老师负责的特殊班级,等待进入精神病院治疗。
进班第一天,席拉就惹了一系列的祸,可桃莉老师始终坚持着她的教育原则:
数学课上,桃莉要求大家参与活动,席拉拒绝,企图逃跑。这时,桃莉让助手把惊恐万分的席拉带到身边,边抱着她边对她说:“甜心,我们靠近你,不会伤害你。”
桃莉让席拉用小木砖做算术题,席拉却把小木砖都丢开,打中了同学。这时,桃莉把席拉抱到安静的角落告诉她:“不能伤害任何人。”并让她坐在那里,直到平静下来,愿意继续学习。
席拉不停地尖叫,叫声让人难以忍耐。可桃莉老师并没有像其他大人那样妥协,由席拉为所欲为,而是继续带领其他同学上课。
最后,席拉累了,不再喊叫,看到同学们都在课程中学得那样开心,她悄悄走过来,点头表示愿意学习。
桃莉老师让席拉把小木砖捡回来,再次给席拉讲起了算术,并不断表扬她学习数学的天赋。
桃莉老师用温柔的坚持,让饱受苦难的席拉最终成为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。
为什么我们成天和宝贝斗智斗勇却徒劳无功,而桃莉老师的教育就能成功呢?
有这样一个科学的公式:
管理效率=预期行为/发出指令次数X100%
为了让孩子关上电脑,妈妈发出了至少6次指令,预期行为是孩子能自觉关机,最后的结果却是妈妈强制关机,妈妈的管理效率就为0。管理效率为0的指令怎么会产生权威,让孩子听从呢?
而桃莉老师发出的指令仅为一次,席拉主动学习数学的预期行为就实现了,这个指令的管理效率是100%。虽然在第一次发布指令的时候,桃莉老师遇到了极大的阻抗,但温柔的坚持让她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。
聪明的妈妈要提高管理孩子的效率,需要向桃莉老师学习,遵守以下几项原则:
一、少发指令,做到令行禁止。
二、预期孩子不能服从的指令不要轻易发出。
三、发出指令,一定要达到预期行为;孩子不能独立完成,要协助孩子完成。
四、孩子拒绝完成,家长不能打骂,而要温柔地坚持,不妥协,直到完成。
五、在孩子执行的过程中,家长不能有情绪,要抱持和善的态度和坚持到底的原则。
超人妈妈们,你学会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