霏霏抑郁了。高考结束了,她还是失眠、不敢睡、怕做梦,每天早上很早就醒来。
我问霏霏身体有什么感受,她说胸闷,透不过气。
霏霏的妈妈很爱孩子,每次都会陪孩子一起来咨询,而且坐在咨询室里不走。先教咨询师一番——应该告诉孩子些什么,怎么跟孩子讲;最后还会说,自己特别了解孩子,谁家孩子抑郁自己家孩子都不会抑郁,因为她比其他的妈妈对孩子都要好。
这位妈妈责怪孩子不理解自己,说自己为孩子付出了所有,孩子却不关心妈妈,不能给妈妈想要的支持和安慰;她更不理解孩子怎么还有心结,还有什么不能对妈妈说的……
霏霏妈妈的确“为了孩子”付出很多。她和霏霏爸爸感情不好,却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,坚持不离婚,怕以后女儿找对象时因为来自单亲家庭而被嫌弃。霏霏的同学都是住校的,只有霏霏妈妈,每天接送孩子,不管多晚多辛苦都不放弃。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,咨询室里,霏霏妈妈越说越委屈,越说越气愤,不断拿出“证据”要挟、指责孩子。
霏霏突然大声说:“你没觉得我的心结就是你吗?”妈妈一下愣住了,眼睛里充满了泪水,用不可置信的神情看着女儿。
霏霏的泪水不停地淌下来,却一句话也不肯再说。
过分紧密的爱会让孩子窒息
自己的爱居然是孩子抑郁的根源?这是妈妈万万不愿意相信的。
大量事实告诉我,孩子说的一点不假,过分紧密的爱会让孩子窒息。身体上的喘不过气、胸闷,都是在诉说两个人之间的亲密无间让人透不过气来。
这种关系就像藤和树——两个人之间有很多痛苦乃至仇恨,但彼此深入血肉,无法分割,紧密、病态地纠缠到一起。心理学上把这种关系叫做共生。
母婴关系一开始的确是一种共生关系。0-6个月被称为人类的共生期,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已经离开妈妈的肚子,但还和妈妈像一个人一样。
这个时期,共生是孩子生存的需要——他们需要完全依赖妈妈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营养,需要妈妈百分之百的注意。很多妈妈就好像有特异功能,能感知孩子的一切。
一位妈妈说,睡到半夜,忽然惊醒,直觉地伸手一捞,刚好把差点掉到地上的孩子捞到怀里。这个时期的母婴共生是正常的。
随着孩子长大,健康的妈妈会有意识地创造出空间让孩子离开,去探索未知的世界。从孩子会独立行走,就肇始了一次次与妈妈分离的过程。
没有自我的妈妈却很难忍受这种分离。她们的生活中没有自己,总是宣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、为了孩子甘愿付出一切。
没有独立人格的妈妈常带有“吞噬”的特性,她们的逻辑是我对你这么好,你应该听我的,应该理解我,应该感恩。孩子一旦不听妈妈的话,她们就会用道德绑架让孩子屈从。
霏霏妈妈常说的话就是:你一点也不知道我为你付出了多少。每每妈妈说起这句话,霏霏就情绪激动得难以平复:“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呢?”
她们对孩子充满了担心和焦虑,常常觉得孩子离开我可怎么办?实际上,并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,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,无法忍受与孩子分离的焦虑。
霏霏妈妈就特别痛恨手机,看到霏霏拿着手机和自己说话就气不打一处来。因为手机隔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,孩子的关注点不再是妈妈,而是其他物品,妈妈连这一点点间隙都忍受不了。
如果真爱孩子
就别用共生绞杀掉TA的生命力
2009年,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自杀。从大二开始,她刚刚退休的妈妈就和她挤在一张宿舍的单人床上。杨元元在和妈妈的共生中没有自己的生活,没有朋友,没有恋爱,缺少同龄人该有的诸多正常发展面向。她变得越来越偏激,越来抑郁,最终自杀。
亲子关系的共生常常是失衡的,因为孩子和家长力量相差悬殊。如果父母从心理上离不开孩子,死死抓住孩子不放,孩子很难有能力率先离开。
怕孩子不会照顾自己,想家的时候回不来,因而不让孩子报考外地的学校;孩子穿什么衣服、吃什么东西都要妈妈做主,孩子常常觉得自己是提线木偶;担心孩子和不好的人交朋友,走到哪儿家长都要跟着,还要孩子时时汇报行踪……这些都是常见的不健康共生现象。
在孩子6个月之后,所有的共生都是病态的,这种共生会绞杀人的生命力。
对于共生关系中的孩子而言,他们常常被长期灌输得认为,听妈妈的话、早请示晚汇报等等,都是自己应该做的;同时他们内心却非常痛苦,因为生命本身都渴望独立。意识的命令和潜意识的愿望持久地交战,长期处于共生关系中的孩子自己都不接受自己走向独立的动力。
最终,共生关系中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羸弱,成为被唾骂的“不肖子”;殊不知造就孩子人生悲剧的正是缺乏健康独立人格的父母。
《狐狸的故事》中狐狸妈妈把孩子赶出家门,《三只小猪》中猪妈妈让小猪们自己造房子——都是为了让孩子得到独立的能力。父母的爱应该成为孩子前行的动力,而不是成长的枷锁。为人父母者,我们都需要学习。